农民种地为的是生活,也就是赚钱。在农村,很多农户都喜欢在自家的土地上种一点粮食作物,然后再种一部分经济作物,为的就是有个好收成,因为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赚钱。
虽然,近期小麦、玉米等粮食作物价格有了很大的提升,比如小麦收购价来到了1.6元/斤,玉米收购价格也到了1.4元/斤,可是农民还是不愿意种植粮食作物,为何?
因为种粮食,辛苦一年一亩地的收入也不过一两千块钱,无法支撑家庭的生活开支。农资的成本、物价的高涨让农民生活越加困难,只能想办法种植高收益的经济作物。这不,浙江某农户就种了50多亩“经济作物”,可结果出乎意料。
亩产上万元的蔬菜被铲除浙江温州文成县某镇的一户农民,在自家田里种植了50多亩茭白。茭白是什么?可以说是一种蔬菜,每亩产量在4000至5000斤左右,单价在2-3元/斤,亩产值在1万块左右。
可就在该农户憧憬着茭白喜获丰收之时,意外却出现了。镇政府组织了人员及收割机,将农户的茭白全部破坏掉,而且还对剩余的茭白喷洒了除草剂,50多亩茭白瞬间毁于一旦。
这是为何呢?原来茭白虽然是一种蔬菜,但需大量施肥,容易影响水质,所以茭白种植需在划定准入区域。据悉,当地政府早已经发布通知,当地的土地禁止种植茭白。因此也就出现了这一幕场景。
对于该农户来说,如果按照规定种植粮食可以获得一亩地800元的补贴,虽然不及目前一万元的茭白,但至少有补贴还有收益,这下却变成一笔大的损失。所以这种“以小博大”的心理要不得。
PS:基本农田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,可以种植棉花、油料作物的,一般不准种植树木和其他经济农作物。
当地政府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,耕地红线是不能逾越的。如果人人都去种茭白了,粮食谁来种?更何况茭白对土地还有极大的破坏性。种一次需要很多年之后才能恢复。
这件事情错在农户身上。农户对制定的规章置若罔闻,抱有侥幸心理继续种植,损失也就必须自己承担。
70多亩麦苗被铲除近日,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县,一家开发商利用晚上的叉车铲掉了整个农民的小麦。此外,4月初,它还在石家庄的另一个县。一个粮食种植者的70亩麦田也在一夜之间被摧毁,耕地成为施工现场。
据悉,这两件毁坏麦田的事件都是开发商拿到土地使用权,着急搞建设,未经农户允许,也未经协商,直接将农田变成了施工现场。
无论出于什么目的,都应该有理有据,铲毁麦苗、侵占农田是绝对不允许的。尤其是在当前18亿亩耕地面积这一红线不能触碰的条件下。相信当地政府会给农户一个合理的交代。
目前,在全球粮食危机的情况下,保护耕地面积尤为重要。土地是粮食的基础。农田是农田。为了保持18亿亩耕地的红线,必须加强耕地保护。